研究领域:可逆光导开关

创建时间:2022-12-27 16:51
浏览量:0

本文采用DPAC衍生物DPAC-SMe作为分子原型,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(STM-BJ)技术制备单分子结,并探索光导对激发态结构/电子变化的依赖性。 作者发现在连续340 nm光照射下,DPAC-SMe的电导率比在黑暗中的电导增强高达∼200%,并且在结构演变停止之后光导消失。仅在基于DPAC-SMe的结中观察到脉冲340 nm光照射的原位电导调制,这表明DPAC-SMe的光导性源于光诱导分子内平坦化。理论计算表明,光导的结构演化带来了电子云密度的显着重新分布,导致法诺共振的出现,使通过DPAC-Sme的分子结电导增强。 这项工作提供了单分子水平上弯曲到平面光循环诱导电导差的证据,为调整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电荷传输特性提供了一种量身定制的方法。 (a-b)在黑暗和8 Hz的脉冲340 nm光照射下的DPAC-SMe的代表性电导时间曲线;(c-d)利用STM-BJ技术测量的DPAC-SMe分子在黑暗和340 nm脉冲光中的2D位移-电导曲线,插图显示了响应的位移剖面图;(e)DPAC-SMe分子在在黑暗和340 nm脉冲光中的1D电导曲线,插图中显示了典型的位移-电导曲线;(f)DPAC-Sme分子的可逆光导开关,蓝色为在黑暗中,红色为在340 nm的光照射条件下。

J. Am. Chem. Soc. 2022, 144, 10042−10052

服务案例